

6月19日上午,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秀芬带队,由中央、省、州、县各主流媒体组成的“聚焦”广南,决战脱贫攻坚“媒体”深度采访报道小组一行20人来到篆角,进行为期一天的采访。
采访组一行通过探剑麻——访阿渺“小气”女人当家——听花倮儿童课——寻石碑坡花倮风情——看“冲天破困”扶贫专题汇报篇这一主线,对篆角乡产业发展、移风易俗和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进行了点面结合的初步了解。
探剑麻产业:篆角乡85%以上的国土面积为山区,土地贫瘠,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,贫困程度深、贫困面大、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,全乡没有一家像样的工矿企业,经济发展十分缓慢,脱贫任务繁重。2008年引进剑麻产业,由于受到冰冻灾害,产业不见效、群众不支持,剑麻产业遭受重创,发展举步维艰。2014年,在县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引进凯鑫企业发展剑麻,剑麻产业才逐步走向正轨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篆角乡采取党建+扶贫七个“双推进” 解决生产、发展、行路、建房、饮水、就医、教育“七大难题”,树立“扶产业就是扶根本”的理念,由“输血式”扶贫转为 “造血式”脱贫,“剑秀千山,麻富万民”的产业增收致富蓝图正向着全乡干部群众希望的方向描绘。一路上小雨淅沥不停,采访组成员冒雨徒步于剑麻基地间拍摄、剑麻厂工作人员边走边介绍着剑麻的用途、种植前景,整个过程持续了1个多小时,尽管没带伞的部分人员被雨淋湿、尽管冒雨不方便拍摄,但各位采访组成员丝毫不受影响,镜头咔咔声和雨声混为一体,采访组与剑麻交错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访“小气”女人当家 :“阿渺新寨办红白事桌数少、礼金少不说,还不准办满月、周岁、大寿酒,真是女人当家,小气!” 听到周边村寨一些村民议论,阿渺村总支书记周光艳理直气壮地说:“移风易俗,就是要向这些不良风气开刀!”
采访组到达阿渺新寨时,村总支书记正组织本村妇女召开美丽庭院评比检查会议,要对该村美丽庭院流动红旗找“户主”,听说采访组要访访她们当家的“小气”女人,她爽快的说到:“既然来到了,就请各位采访组成员随我们一起去检查农户家庭卫生吧!”,采访组跟随“小气”的当家女人在村子转了一圈,通过对各家各户的检查评比。最终,村民黄秀文家因家庭卫生清洁干净、室内杂物收整规范整齐,获得了本次评比的流动红旗。
村民黄玉伦说:“没有开展移风易俗前,每年礼金钱要花费1万多,现在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农村满月、周岁、大寿不得举办宴席,红白事宴席礼金不得超过100元,现在每年礼金钱两三千就够了,剩余的钱我们用来发展养殖和种植业,家庭收入也逐年增高,我们很支持也很高兴我们村能有这帮‘小气’的当家女人。”访完他们的庭院评比,村支书又把采访组带到了新建好的村小组活动室,宽敞的广场上,身着盛装的壮家同胞载歌载舞,排场之大差点吓着采访组,经周光艳介绍才知道,这是村内的文艺队在排练节目。“自从活动室建好后,每天都会有文艺队到活动室进行排练,我们村有9支农村文艺队,常规表演节目20余个呢!” 周支书如数家珍的说到。
听说是采访组的来村采访,文艺队的成员们马上拿出了看家本领,吹拉弹唱轮番上阵,表演活动高潮迭起。“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带头实施移风易俗,积极开展村级文化、美丽庭院、家风家训建设等工作,被全乡列为脱贫攻坚自立自强的代表村和移风易俗试点村,篆角乡政府工作人员如是说。”
听花倮儿童课:从阿渺新寨出发,采访组一行来到大坪完小,听说这儿举办了一个彝族花倮儿童班,采取双语教学,我们去听听他们怎么上课吧!进入教室,只见花倮儿童们端正的坐在课桌上,有的身着花倮服饰,有的穿着一般服装,负责授课的王权宽老师身着花倮服饰,在白板上写着学生行为规范,正教儿童们学习,“热爱祖国、热爱人民、热爱中国共产党”一遍汉语一遍民语的朗读,通过这样的教学,我们有理由相信,花倮民族的穷根将在孩子们这里斩断。
寻石碑坡风情:人畜混居,思想封闭,不与外族通婚,交通闭塞,耕地面积少,超生现象普遍,男的整日酒醉熏熏……这是五年前石碑坡花倮村的真实写照。这样的村子真能寻找到花倮风情?进入村口,一道独具特色的寨门和一颗生机盎然的大榕树映入眼帘,一群花倮妇女正在树下有节奏的跳着他们的舞蹈,被称之为“东方迪斯科”的花倮葫芦笙舞。
2013年,启动特困攻坚型试点项目以来,篆角乡党委带领花倮村民实现了翻身大变样,先后整合项目资金近2000万,实施进村道路、村内道路硬化、村内太阳能路灯亮化、村级活动室、文化小广场、卫生公厕、民居房屋改建等项目。目前,全村83户全部建好新房,花倮儿童专门开设了双语教学班,村民发展意识明显提升,下地干活、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,酒醉情况得到极大改善,村内养牛、羊和猪的户数日益增多,养殖数量日益增长,群众与外界交流逐渐频繁,村民茶余饭后到广场跳舞的越来越多。
看冲天破困: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,篆角乡秉承绝不让任何一个民族兄弟掉队的承诺,肩负责任勇于担当,以冲天的干劲带领全乡各族人民一路向前。在进入篆角乡的道路旁,“幸福生活不靠等,撸起袖子加油干”的标语格外醒目。贫困户黄玉彩说:“扶贫不扶懒,当贫困户并不光荣,要撕下贫困标签,自己努力才是关键。”
“冲天破困”专题汇报片中,一栋栋新居整洁亮丽,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,一个个产业孕育梦想,一张张笑脸幸福欢畅……实实在在的惠及贫困群众,圆梦小康的理想胜利在望。
2014年篆角乡认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60户6901人,贫困发生率高达27%;2016年实施动态管理后,全乡仍有1091户4499人,贫困发生率16.72%。目前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.9%,这是一组来之不易的数字,将 “聚焦”在镜头里,在人民群众的心头。扶贫路上没有捷径,扶贫工作未到终点,脱贫路上的篆角,正干劲冲天、一路向前,以实际行动为迎接党的十九大献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