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世外桃源——坝美
晋人陶渊明笔下的《桃花源记》流传千古,后人在赞赏其优美风光的同时,可能最重要的还是那里与世隔绝,保持了千百年不变的淳朴民风,最近,一个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桃花源被人发现了,那就是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的坝美村。
坝美
坝美村离广南县城60余公里,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,汽车行到八达以后就不能前行了,步行30分钟后,一座突兀的大山横卧眼前,在山腹中间有一山洞,洞中有暗河流经。此时,热情的当地村民会为外来者摆渡。整个山洞有约800米长,洞中无照明,在漆黑的山腹中行船,感受小河的流淌,人如同正在穿越时光隧道一般。船到洞的尽头,眼前豁然开朗,一片壮乡风情的田园风光展现眼前,坝美村便坐落在一个平坦的盆地中,整个村子有600余人,全为壮族,据说是当年为躲避战乱,从广西迁徙而来,民风非常古朴,从1949年至今,从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。清澈的小河绕村而过,水车在河边静静的转动了百年,“仟陌纵横、鸡犬相闻”,如一首安静的田园诗,所以来游览的人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这里是现代“世外桃源”。
坝美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的交界处,属喀斯特地貌,气候为亚热带气候,海拔在700米以下,年平均气温18度,年降雨量为1224毫米。全村范围约有30平方公里,村中土著居民为壮族的沙系支系,全村115户人家614人。
坝美不论是在自然特征上,还是在社会人文环境上,均是《桃花源记》描述内容的惊世再现。该地区山峰奇异,河谷幽美,阡陌纵横,河流山溪蜿蜒奔流,常年流水不断,溶洞层叠散布在山峰内,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水源,冷泉、热泉四季不绝地涌腾。
坝美
“世外桃源”被四山环绕,中间有一坝,坝中弯弯曲曲有条河,而河的进口和出口都有约1公里长的溶洞,无论从汤那村或进从落水洞村入坝美村,均须穿过幽长的水洞。乘船穿过狭长幽深的水洞,地势豁然开朗,形成别有洞天的幽美环境。古榕翠竹间坐落着一个壮乡村寨,村民沿河修造设置的水车和田间篱笆构成一幅乡村小景。这块土地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,村内古树葱葱,保存着多种植物资源,榕树、木棉、青大树、海芋、灌木等,各种野花和藤子散布在河谷中。在河谷、群峰和峭壁中,还有猴群、飞狐、野兔、野鸡和多种鸟类。猴爬岩时时可见飞狐滑翔,早晨的清河谷中但闻百鸟啼鸣。
坝美村远在宋代就已形成,至今宋代壮族英雄侬智高的传说依然在民间流传。村中保留着较完好的云南文化特色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,生动体现了壮族农耕社会男耕女织、鸡犬相闻、邻里和睦的田园牧歌情趣。村民的食物、衣物、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具基本上靠自己生产,建造房屋不用出钱请工,邻里之间团结互助是壮家人的优良传统。村中依时定期举行祭龙、围鱼、对歌、演练古兵器舞、斗鸡等传统的集体活动,保留着浓厚的壮族传统文化色彩。当地农民少问世外之事,乐于农耕,邻里和睦,团结互助,共同遵守古风遗俗,保存了壮族文化的精髓。村中现存并使用自制的生活器具,诸如木梯、木背柴架、木灯架、石磙、石缸、绣花鞋等。村民崇敬自然、崇拜神灵和祖先,村里还有保留完好的土地庙、龙神庙、筒子钱杆、花公花婆台。
坝美村
特异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交相辉映,使坝美村成为展现“世外桃源”小农经济社会形态和传统乡村田园野趣的人文景观。